於培庸教做菜,跟魏君明和老爺子都不一樣。
魏君明教做菜,每個步驟都會解釋一遍,非常適合入門學徒進行操作。
比如徐老闆,當時要不是魏君明事無巨細的教他,估計也不會那麼快就進入角色。
但是老爺子就相反了。
老爺子教做菜,能不動手就不動手,能不講解就不講解。
要是不問他,他能旁若無人的把一道菜從頭做到尾。
能學會多少,全看你的天賦。
天賦高的,能在老爺子做菜的時候學不少東西。
天賦低的,完全不懂這是什麼操作。
所以老爺子的那些徒弟,要麼學幾天就走人,要麼就是行業翹楚。
雖然不一定是名廚大師,但至少也能混個大酒店的主廚或者廚師長。
現在於培庸教做菜,卻是另一種情形。
他喜歡提問。
比如現在,在給豆腐焯水的時候,他隨口問道。
「小拙,做豆腐為什麼要焯水?」
徐拙倒是知道這個問題:「給豆腐焯水可以去除豆腐中的豆腥味。」
於培庸點點頭:「對,不過還有一點,用開水把豆腐汆燙一下,可以讓豆腐口感更滑嫩,顏色也更加潔白好看。你們做豆腐菜的時候,除了直接下油炸的豆腐之外,其他豆腐類菜品最好都過水汆燙一下。」
或許是自己肯努力,比較勤奮,所以於培庸教做菜,喜歡舉一反三。
跟他學做一道菜,能橫向學到很多做菜的小技巧。
這是老爺子和魏君明都沒有的。
所以一開始學,徐拙就喜歡上了於培庸這種教做菜的方式。
水開之後,於培庸往鍋里灑了一勺食鹽,把徐拙切好的豆腐倒進了鍋里,順便還誇了徐老闆一句。
「刀工不錯,豆腐切得很完美。」
他可真懂得怎麼帶徒弟。
不經意的一句誇獎,不僅讓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而且還會生出自豪感,對烹飪更加自信。
而自家老爺子,卻只會裝逼。
同樣的情況下,最多會來一句明着誇人,實則裝逼的話。
比如:「切得不錯,都快趕上我十三歲時候切的了。」
老爺子比較自我,管你爽不爽,我先爽了再說。
而於培庸,卻讓人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同樣都是爺爺,差距可真不小呢。
豆腐在鍋里煮了四五分鐘,於培庸把火關掉,把豆腐倒出來控水。
接下來,開始正了八經做蟹黃豆腐。
做之前,於培庸說道:「我先給你們講一下幾個需要關注的要點,等會兒我做的時候,你們有什麼不懂的咱們再討論。」
這話說的真是有水平。
他沒說讓大家問他,而是用討論這個詞代替。
其實他啥都懂,而徐拙幾人啥都不懂,說討論真是太客氣了
徐拙不由得感嘆一聲。
人家於培庸做人真是滴水不漏。
跟他交流,既感覺不到咄咄逼人的氣勢,也不會因為身份差距太大讓人有壓迫感。
怪不得同樣都是國宴主廚,老爺子在圈子裏名聲不顯,而於培庸卻享譽國內外。
這人真是太會來事兒了。
於培庸頓了一下,開始講解做這道菜的要點。
蟹黃豆腐這道菜,主要是要把豆腐的嫩表現出來。
所以遇不到好豆腐的時候,廚師們都喜歡用內酯豆腐來做。
在做的過程中,想要讓豆腐保持嫩的口感,就不能讓豆腐接觸到熱油。
因為豆腐接觸到熱油就會變硬,做其他菜的話,豆腐變硬倒是沒問題,有時候還專門煎一下增加豆腐的口感呢。
但是蟹黃豆腐這道菜,豆腐一旦被煎過,整道菜就毀了。
也就是說,這道菜並不是炒出來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我的書架 電腦版 手機版:https://hkm.21z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