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紀六年,春
劉衢依舊在做着自己的事情,還是不理會政務,不過,似乎諸葛令公早就料到這一幕,在他逝世之後,廟堂之政務也是正常德運行,並沒有因為他的逝世,因為天子的怠慢而遭受挫折,侍中台大臣們依舊在商談着國家大事,在這個時候,眾人才隱約明白諸葛令公的想法,尤其是他關於退休的那個想法。
若是沒有這項制度,或許在他逝世之後,尚書台沒有什麼權力的時候,龐統會想盡辦法來獲得更大的權力,用以施行自己的那一套政策,廟堂之內還沒有人能夠與他抵抗,可是有這退休制度,龐統今年秋季便要離開自己的位置,告老還鄉,這讓龐統也沒有心思去想什麼施行新策。
他倒是想培養幾個繼承人,奈何,大漢最為優秀的那一股年輕人,似乎都早早被諸葛亮與劉懿握在了手中,他完全沒有插手的機會,仲長統同樣也是面臨着這樣的困境,故而,兩人也常常會去太學,門子學,就是想要看看有沒有足以繼承自己之抱負的年輕人,很可惜,尋找了這麼久,他們也沒有找到。
坐在議事殿內,三令分別坐在上位,龐統緩緩開口說道:「文化府之諸事,今年正式運行,已與十六座縣城設立印刷處,民間也自發的出現了六所印刷處,他們今年所審核出的書本,各位也可以看看,的確是有非凡之處,除卻經典之外,民間多有故事書籍流傳...袁僕射...」,龐統說着,看向了一旁的袁耀。
袁耀站起身來,認真的說道:「按着書籍的不同類型,文化府將其分為經典,所謂經典,便是儒典釋義,又有史,如太史公之史記,有書,為民間流通之通俗書籍,有普,乃是農桑刑法匠藝醫術之解釋,為普民之教化,有詩,此不必多加解釋,有曲,以傳唱者,又將以民間扮演之法為戲....」
群臣認真的聽着,從孝康皇帝開始,大漢在農桑之業,冶煉之業,乃至是在商賈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如今的大漢,耕地無數,從寧州的塞外到貴霜的沃土,處處都是大漢的耕地,甚至,經過了優秀的耕具更新,耕牛的增加推廣,新型種植物的出現,使得大漢如今的農桑實力遠超過去。
如今一個冀州所出產的糧食,都足以與建寧時期的產糧相提並論,這就已經能看出大漢農桑實力有多麼可怕,如今的農桑,還是在不斷的提升,主要還是通過水利工程,各地的官吏們想要獲得政績,就必須要做出些事情來,修建水利,也就成為了官吏們最為熱衷的,故而農桑之事群臣還不必太上心。
至於冶煉技術,在馬子之後,瞬間崛起,新的冶煉技術,不斷出現的工廠,加上日益增加的對鐵質兵器與農具的需求,使得大漢的產鐵也是在飛速的上漲,最後的商業,那就不必多說了,從貴霜的西部外貿道路,在海岸的海外貿易之路,乃至國內對商賈們寬鬆的對待方式,大漢的實力已經是達到了一個頂峰的。
在這種情況下,群臣的精力也就放在了官學與教化的事情上,官學經歷了這些年的發展,做的已經很不錯,只是這文治教化,如今卻還在起點,尚未能取得太多的成就,不過,當今天子,對於大漢文化的發展,卻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天子貪玩,他總是在各地玩耍,喜歡看那些戲,喜歡讀那些通俗之書,喜歡騎馬射箭,劍術比賽。
這些自然是帶動了大漢本身文化的發展,各地出現了文武文化活躍的情況,群臣頭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天子的助力,即使如此,這文治教化之事,也是廟堂之重,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的。
「若是可以舉辦幾次如大典那般的活動,也是極佳,不過,最好還是不要每次都要眾人來雒陽慶祝,最好能定為民俗的方式,若定個時日為縱馬日,這一日,讓大漢百姓們休歇一日,可以騎乘駿馬,縱橫各地,也可以定下讀書日...」,年輕的袁耀,面對群臣,並沒有任何的膽怯。
甚至,在師君離去之後,這個原先毛躁的年輕人,忽然在一天之內就成長了起來,面色平靜,無論談論什麼事,都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像極了諸葛令公,格外的有說服力,廟堂內的老臣,對於袁耀這些看起來荒誕的提議,是不屑一顧的,但是,老臣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