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8年(咸寧四年)十一月,晉武帝改任杜預為鎮南大將軍。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受命之後,杜預南下襄陽(今湖北襄樊市)接替已經去世的原荊州都督羊祜的職務,為即將開始的滅吳戰爭作戰前準備。
當時,全國尚未統一,西晉王朝只有半壁河山,孫吳政權仍控制着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區。不過,孫吳的國力遠比西晉要弱,再加上政局動盪,很難同西晉抗衡。晉武帝登位以後一直想發動滅吳戰爭,可是西晉朝廷內部的意見並不一致。除羊祜、張華等少數大臣支持晉武帝的想法外,大多數人態度曖昧。朝廷中的一些實力派人物,像賈充、荀勖等則持有不同見解,以致錯過了一些滅掉孫吳的極好的戰機。咸寧四年春天,荊州前線的晉軍主帥羊祜突然病重,一直優柔寡斷的晉武帝有些後悔,想讓羊祜帶病出征,但羊祜很快去世了。臨終前,羊祜向晉武帝舉薦杜預接替自己,認為他完全可以擔此重任。羊祜舉薦杜預,一方面是因為在朝廷內部的爭論中,杜預始終站在羊祜一邊,積極支持滅吳戰爭;另一方則是因為杜預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杜預駐守的襄陽是西晉南部邊境荊州的首府。當時,西晉和孫吳各有一個荊州,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戰爭一開始,杜預的首要任務是奪取孫吳的荊州。
杜預到達荊州後,積極進行軍事部署,同時派兵奇襲西陵。西陵(今湖北宜昌東南)是孫吳的西部邊鎮,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晉軍能突破西陵,益州的水師就可以順流而下,馳騁荊州。對於西陵的重要性,孫吳也早有注意。大將陸遜曾指出,西陵是孫吳的西大門,丟掉西陵則整個荊州不保。所以,從陸遜到他的兒子陸抗,從沒有放鬆過對西陵的控制。但杜預發現自陸抗死後,吳主孫皓逐漸削減了這裏的兵力。只是駐守在這裏的總督是孫吳的名將張政;不除張政,西陵很可能成為未來戰爭中晉軍前進途中的巨大障礙。於是,杜預實施了一條借刀殺人之計。他從軍隊中挑選了一批精壯的將士,突然偷襲張政。張政雖然對杜預的到來有所警惕,但萬萬沒有想到,他一到任就來偷襲,由於沒有準備吃了敗仗。張政害怕孫皓懲罰他,沒有如實報告情況。杜預早了解孫皓生性多疑,對臣下不很信任,故意把在西陵抓到的俘虜送到孫吳的首都建鄴。孫皓果然中計,氣急敗壞地召回張政,任命武昌監劉憲接替他的職務。在大戰之前,敵人將帥移易,軍心動盪,這就為晉軍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公元279年(咸寧五年)八月,杜預準備就緒後,上書晉武帝請求開戰。
這時,駐守在揚州前線的晉軍主帥王渾上表聲稱孫吳要發傾國之兵攻打晉朝。反對派乘機說三道四,弄得晉武帝對杜預的請戰遲疑不決,最後竟同意將滅吳的計劃推遲到下一年。
杜預得知晉武帝變卦,非常着急。他再一次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他說,孫吳的兵力相當緊張,只能集中力量保住夏口以東,連西線也無力增援。杜預婉轉地批評晉武帝聽信謠言,放棄滅吳大計,實際上是縱敵養患,給敵人喘息的機會。他認為,滅吳戰爭勝券穩操,即使沒有成功,也不會損失什麼。對於杜預的上書,晉武帝仍然遲遲不置可否。杜預又急又氣,第三次上書請求立即開戰。他憤怒地批評反對派既不顧國家利益,又怕別人立功的陰暗心理和可恥行徑。杜預還向晉武帝指出,由於我們要攻打東吳的消息已經泄露,東吳可能要採取對策,那必將給我們滅亡東吳的戰爭帶來許多新的困難。當杜預的這次上書被人送到晉武帝那裏的時候,大臣張華正在陪晉武帝下棋。張華立即推開棋盤,勸晉武帝不要再優柔寡斷了,懇求他採納杜預的建議。這時候,賈充、荀勖等人又出來大唱反調。大臣山濤竟然強詞奪理地說:「外寧必有內憂。留下個東吳,可以避免內亂,說不定是件大好事呢!由於杜預的幾次上書,把攻打孫吳的形勢剖析得一清二楚,晉武帝終於下定決心,立即發兵攻打孫吳。
公元279年(咸寧五年)十一月,晉武帝調集大軍二十多萬,兵分六路,水陸齊進,大舉進攻東吳。杜預在這次戰爭中並沒有擔任主帥,晉武帝只是任命他為西線指揮,具體任務是取江陵、占荊州,並且在荊州地區負責調遣益州刺史王浚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我的書架 電腦版 手機版:https://hkm.21z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