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司馬徽講解奇門陣法。公孫康講解內丹的修煉方法。
前世,公孫康看過很多道家書籍。道家是在晉朝、宋朝比較興旺,傳下來的道書比較多。當時,看過就忘了,根本沒有記住。現在成就陰神,前世看過的所有書籍,竟然都可以回憶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他也沒有忽悠左慈,的確是現在才想起來。
而徐庶、崔鈞和石韜對內丹法,摸着一點門路,卻問題更多了。
公孫康跪坐在蓆子上,寶相尊嚴。他說:「有四句話,要牢牢記住: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睡覺之前,必須腦空明澄澈,沒一絲思慮。然後斂身側臥,鼻息綿綿,魂不內盪,神不外游。」
徐庶、崔鈞和石韜三人用哪個看師傅的眼光尊敬的看着公孫康。這個時代,是可以有多個師傅的;他們可以跟着司馬徽學習奇門遁甲,也可以再拜個師傅學習內丹修煉之法。
比如諸葛亮就有很多師傅,幾乎是墨家、法家、兵家、鬼谷子這幾脈合作,通力打造出來的。
公孫康又講授了一首大道歌,是宋代張繼先寫的。
《大道歌》
朝代:宋作者:張繼先
道不遠,在身中,物則皆空性不空。
性若不空和氣住,氣歸元海壽無窮。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靈台留一物。
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損筋骨。
神馭氣,氣留形,不須雜術自長生。
術則易知道難悟,既然悟得不專行。
所以千人萬人學,畢竟終無一二成。
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
如此朝朝還暮暮,自然赤子產真胎。
張繼先(1092-1127),字嘉聞,又字道正,號翛然子,「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師道第三十代天師。
北宋末雷法大興,天師派張繼先天師、林靈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陳楠真人均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張繼先提出「心」為萬法之宗,論述心神,無惡與符法的關係,認為人身有「精氣、元氣、元神」三寶,稱只要把握自身的元神即可通天,擯棄他法,是謂「破妄」。
張繼先會通祥宗,除繼承其家傳符籙道法之外,亦兼修內外丹。他認為人之所以輪迴於三界,出入於生死,乃是由於「一念萌動於內,六識流轉於外」,故須「齋戒以神明其德」,應「慎言語,節飲食,除垢止念,靜心守一,虛無恬淡,寂寞無為,收視返聽,和光同塵」,使「一直澄湛,萬禍消滅」,認為「道不遠,在身中」,「神馭氣,氣留形,不須雜術自長生」,勸來拜受天師秘籙者脫去世網,反求諸己,「俱登道岸」。
司馬徽的奇門講解,也從入門的基礎階段,講到了具體陣法。
陣法即作戰隊形的,稱之為「佈陣」。佈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克敵制勝。具體有:
《孫臏兵法·十陣》——凡陣有十: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錐行之陣,有雁行之陣,有鈎行之陣,有玄襄之陣,有火陣,有水陣。
後兩種是特殊戰法情況下才使用,一般以方、圓、錐為主。這三種是在打堂堂之陣時用,依兵力,兵士的戰鬥力,戰車的數量不同而定,並沒有多少玄機可言,只要隊列整齊既可。
錐行陣主攻,將最精銳的車兵放置前沿作衝擊用,圓陣主守,車兵置於陣中央。方陣攻守兼備,車兵置於後,保證陣型有足夠的厚度和反衝擊的力度。
疏陣,數陣是以步兵打車兵的戰法,類似於以後的散兵陣,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獨自作戰,尤以吳,楚用得多(戰車少,倒不是裝備不起,是用處不大,水網密集,不適合車兵馳騁)。
雁行陣是弩兵的特殊戰術,長處在於加大弩兵的正面遠程火力密度;玄襄,鈎行則較複雜,除非訓練有素,才能運用自如,威力也大,相當於大兵團的兵種配合,以玄襄為例,弩兵在前陣,射完後後撤,車兵在兩側,長戟在中陣,長矛在後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我的書架 電腦版 手機版:https://hkm.21zw.net/